1.
1
)

災難現場衛生環境較難控制,如何減少飲食汙染造成的腹瀉風險?

災難現場的衛生環境通常不佳,無論是缺水缺電導致食物保存不易,或是環境衛生難以維持。「旅行者腹瀉(Traveler’s Diarrhea)」是災難現場時常發生的病症,多半與細菌與大腸桿菌污染有關。最重要的是注意個人衛生,包含避免直接飲用自來水、避免食用來源不明的食物、避免生食,以及經常洗手或使用酒精乾洗手液。

勤洗手對於災難現場的衛生會有很大的助益!使用清水或肥皂洗手,可有效減少約 50% 的腹瀉相關死亡,並降低 16% 的呼吸道感染風險。另外,取用食物時,注意不要將手伸入食物袋中,使用吸管取代直接飲用,都可以避免汙染。

若不幸遇到腹瀉症狀,可以使用次水楊酸鉍(Bismuth subsalicylate, BSS)來減少排便次數,降低不適,台灣常見的商品藥名為榮民製藥安適嚼。如果沒有發炎感染情形,可以使用洛脈丁胺(loperamide,俗稱樂必寧)緩解症狀。

服用任何藥物前,請務必依循醫生指示或藥品說明書。兒童及孕婦服藥時須特別遵循醫囑。若症狀嚴重、未有效改善,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。

更多問答

什麼是旅行者腹瀉?

旅行者腹瀉(Traveler’s Diarrhea,簡稱 TD)是旅行中常見的症狀,也常發生於環境衛生不佳的場域(如災難現場)。當接觸不乾淨飲食,每天腹瀉超過三次,且出現一種以上腸胃道症狀,如腹痛、噁心、嘔吐等,就得留意是否屬於旅行者腹瀉。

旅行者腹瀉的疾病主要來源?

旅行者腹瀉通常由飲用或食用含有細菌、病毒或寄生蟲的水和食物引起,大多數是細菌感染,病毒和寄生蟲較少見。

旅行者腹瀉的症狀?

旅行者腹瀉症典型症狀是水便、倦怠、厭食、噁心、腹痛、發燒,多半一週症狀就會緩解,很少對生命產生威脅,若出現發高燒、血便等較嚴重症狀,請儘快向醫生尋求協助。

如何治療旅行者腹瀉?

旅行者腹瀉通常會在幾天內好轉,期間需補充大量液體,包括水、清湯、運動飲料,如果症狀沒有好轉,就專業醫療人士的診斷,服用抗生素或相關藥物。次水楊酸鉍(Bismuth subsalicylate, BSS)可用於預防(prophylaxis),有效降低旅行者腹瀉的發生機率。但水楊酸鹽類有對應的副作用,兒童和孕婦應避免使用。另外,對於沒有發炎性腹瀉症狀的患者,可以使用洛哌丁胺(loperamide)緩解症狀,但 2 歲以下兒童應避免使用。

服用任何藥物前,請務必依循醫生指示或藥品說明書。

如何避免食物受汙染?

  • 使用煮沸過或化學消毒過的水
  • 避免食用來源不明的食物、生食
  • 使用吸管代替直接飲用
  • 經常洗手

延伸學習資源:

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–淺談旅行者腹瀉

Johns Hopkins Medicine–Traveler's Diarrhea

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–Travelers Diarrhea